无歌舞不生活,印度人为什么这么爱跳舞?

印度舞蹈的特点是“以手说话”,通过手与身体的配合,表达出不同的内容,从而向观众传递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情感意境,不同的肢体语言相互配合表达了天堂、黑夜、祝福等含义,营造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宗教意境。印度舞多以歌颂神明为主,题材大都取自印度著名史诗。
印度古典舞还曾被赋予“拯救苍生”的使命:传说古印度时期,人们沉溺于某种恶习不能自拔时,就祈求创世的梵天神能够赐予一种新的“娱乐”方式戒掉陋习。
听着有点像“强制戒 毒”的意思。
梵天神就将一部《戏剧吠陀》赐给了世人。《戏剧吠陀》汇集了人间所有道德精华,湿婆神以舞蹈演绎,从此舞蹈不再是简单的“群魔乱舞”,而有了自己的规则,一招一式都代表了不同的内容含义,湿婆神被尊为舞之鼻祖,舞王之神,以“天舞”完成宇宙的毁灭与重生。
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,印度国家博物馆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文化瑰宝,让喜爱文物古迹的游客一饱眼福,在一层大厅中的这尊“舞王湿婆”青铜像,算得上是印度国博的形象代言“人”和logo,多次出现于印度历史的资料中,艺术大师罗丹曾这样称颂它: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。
印度教神多,多的让人眼花缭乱,湿婆神作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,也有令人目眩的多种变身,以林迦相与舞王相最为常见也最重要。这尊青铜雕像中,三眼四臂的湿婆曼妙起舞,左手托着火焰寓意毁灭一切,后右手执手鼓,韵律是宇宙律动的节奏,象征着新纪元的开始;
前右手施无畏印,代表普度众生的无畏心愿;前左手横于胸前,手掌向下呈象鼻状,指向高高抬起的左脚,启示信徒摆脱无知与精神束缚,寻求灵魂的解脱;右脚下踩着代表无知却化身为人的恶魔阿帕萨玛拉普(Apasamarapurusa)。
湿婆的头发纷扬散开,象征着恒河之水经千回百转流入凡世。
在印度有个美丽的传说:恒河女神用银河之水为太阳王朝的国王跋吉罗陀净化灵魂,从雪山天国下凡时,滔天神水倾泻而下,湿婆用自己的头发接住了神水,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。神水在湿婆的发丝间盘转迂回了千年,分成若干威力较小的水流落到喜马拉雅山,流经国王祖先生活的地方,使其灵魂得以升入天堂,落入凡间的圣水流入印度就是恒河。
(本图来自于网络)
湿婆额头中央还有第三只眼,不仅能洞观宇宙世界,所喷射出的炙热火焰还可以毁灭整个宇宙,周身环绕的火焰就象征着宇宙世界。
这尊高96厘米的湿婆铜像来自公元12世纪的注辇国(Chola),又名朱罗帝国,最早起源于高韦里河(Kaveri)流域,以欧赖宇尔(Urayur)为国都,是公元1-13世纪时印度泰米尔三王国之一,其地在今泰米尔纳德邦,几度兴衰,于9-12世纪再度兴起,成为印度次大陆最重要的王国,凭借其强大的海军,版图一度扩张至斯里兰卡,马尔代夫和马来群岛。这段时间印度教趋于成熟,神像艺术也达到了巅峰,出现了一批工艺精良、艺术水准极高的青铜神像传世作品,“舞王湿婆”像就是其中为数不多、保存至今的印度教神像系列中最精美、最著名的一尊。它以一幅轻盈曼妙的静态意象呼之而出了一个动感强烈的律动画面,喻示了宇宙世界动静更迭、生息交替、于变化中永恒的印度哲学思想,也是最具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境的艺术品之一,是古代印度宗教与艺术传统相结合的杰出典范。(粉色部分为朱罗帝国)
我们在奥兰加巴德和菩提伽耶,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比哈尔邦都为我们奉献了盛大的印度舞表演,年轻的演员们用他们的肢体为我们展示着最美的印度舞蹈,即便语言不通,舞蹈也传递着这块土地上数千年的美丽传说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作者:沙漠玫瑰】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