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是帝王,曹操、刘备去世用“崩”,而孙权却只能用“薨”
二、薨
“薨”在周代是对诸侯去世的婉称,后有封爵的大官去世也用“薨”表示。
例如:
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”
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鲁文公薨”
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:“凡丧,三品以上称薨,五品以上称卒,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。”唐代三品以上官员去世用“薨”婉称。
此外,表示王侯或高级官吏去世的还有弃禄、弃堂、捐馆等。
三、曹操
《三国志.魏书·武帝纪》:“庚子,王崩于洛阳,年六十六。遗令曰:“天下尚未安定,未得遵古也。葬毕,皆除服......”
公元220年,正月二十三日,魏王在洛陽去世,终年六十六岁。临终时说:“天下还未安定,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,都不准离开驻守之地。官吏们要各尽其职。装殓用生前所穿的衣服,不要放金银珠宝作陪葬。”魏王谥号为“武王”。二月二十一日,安葬在高陵。
《资治通鉴·卷六十九》:“春,正月,武王至洛阳;庚子,薨......”
公元220年,正月,曹操还军洛阳。当月,病逝洛阳,终年六十六岁,谥曰武王。根据其遗嘱,被安葬于邺城河北西郊的高陵。十月,魏王曹丕代汉,自立为帝,国号魏,追尊曹操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四、刘备
《三国志·蜀书.先主传》:“三月,先主病笃,孤於丞相亮,尚书令李严为副。夏四月癸巳,先主殂于永安宫,时年六十三......”公元223年,三月,刘备托孤于诸葛亮,夏四月二十四日(6月10日),刘备病逝,享年六十三岁,谥号昭烈帝,庙号烈祖,葬惠陵。
五、孙权
《三国志.吴书.吴主传》:“夏四月,权薨,时年七十一,谥曰大皇帝。秋七月,葬蒋陵。”公元252年,夏四月,孙权在内殿驾崩,终年七十一岁,谥号大皇帝,庙号太祖。葬于蒋陵。
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中,对曹操、刘备去世后,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“崩”、“殂”,
而对孙权的之死则称为“薨”,如前所述,“薨”是对诸侯去世的婉称。同样是君王,孙权的待遇为什么差了这么多?
孙权在位最久,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。孙权称帝,是他一生事业的分水岭。称帝前叱咤风云,有图取天下之志;称帝后志满意足,限江自保,忠奸不分,残害忠良,特别是他笼爱鲁王孙端,废太子孙和,造成举国分裂。孙权逼死陆逊,杀害朱据等股肱之臣,使吴国出现了空前的危机。他尽管统事五十三年,亦未能统一华夏,只成为一个偏安之主,于是被陈寿视为“限江自保”的次等英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